非洲凤仙花白粉病:
症状: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。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、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、颜色逐渐变深、*后呈黑褐色。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、翌年当环境适宜时、病菌借风雨传播、8~9月为发病盛期。
防治方法:栽植不过密、适当通风,加强肥水管理、增强植株的抗病力。将病叶、病株清除,集中销毁、减少传染源。发病期间用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~1200倍液、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。在32℃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、以免发生药害。
非洲凤仙花褐斑病:
非洲凤仙花褐斑病又称凤仙花叶斑病、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。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、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、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、边缘褐色、具有不明显的轮纹。严重患病的叶片上、病斑连片、导致叶片变得枯黄、直至植株死亡。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、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、高温多雨的季节、易发病。
防治方法:非洲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、不耐涝。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、以利排水;盆栽非洲凤仙花、雨后应及时倒盆。秋末应将病叶、病株集中销毁、减少来年传染源。发病初期用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~600倍液、或50%甲基托布津100倍液、或75%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。
非洲凤仙花立枯病:
症状: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、致病部变黑或缢缩,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、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、干枯、继而造成整株死亡。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、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、不休眠。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、即植株的根、茎、叶接触病土时、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,在有水膜的条件下、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。此外种子、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。
防治方法: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或60%多·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20%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。
非洲凤仙花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?中国鲜花礼品畅销品牌--娟蝶鲜花!深圳鲜花速递同城鲜花店1-2小时免费配送、网上订花、线下鲜花店代送服务!